非法贸易威胁菲律宾特有巨蜥
TRAFFIC最新研究指出,持续的盗猎1、走私和野生动物被“洗白”2的现象正不断危及菲律宾特有的巨蜥物种的生存。
通过对菲律宾Facebook上的20个群组进行的为期30个月的监测,研究人员共发现了13个巨蜥物种相关交易帖子,涉及超过541只巨蜥。其中近90%为刚孵化或幼体。
《菲律宾巨蜥活体贸易 The Trade of Live Monitor Lizards (Varanidae) in the Philippines》研究发现,待售的巨蜥有近三分之二是来自菲律宾特有11种巨蜥中的5种。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大理石泽巨蜥(Varanus marmoratus),在2017年9月至2020年2月期间都有被监测到相关交易帖子。
任何交易野生来源的本地巨蜥物种都是非法的。自2001年以来,菲律宾野生动物管理部门就没有再发放用于商业用途、捕获和交易本地野生爬行动物的许可证。尽管该研究无法明确网络交易广告所列出的巨蜥是野生来源,但卖家在帖子中声称是从野外捕获,而且登记在案的巨蜥养殖场很少,这些都指向了野生巨蜥被捕获与交易的潜在非法行为。
“这项研究清楚地表明,当地特有以及地域性物种正在被猎捕与交易。尽管社交媒体平台删除了相关交易帖子,但如果在能确定违法行为的情况下,执法机构还必须采取更多措施来打击参与盗猎、买卖这些动物的人,”这份新研究的主要作者Emerson Sy表示。
除网络上的非法贸易外,该研究还提出了对野生动物被“洗白”进入合法贸易的担忧,这些动物要么通过不正规方式出口,要么就是打着圈养繁殖3的幌子。
例如,在网络调查中发现的科莫多巨蜥(Varanus komodoensis)并没有合法的进口记录。这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附录I的物种是印度尼西亚特有,在过去四十年里从未合法进口到菲律宾。这意味着调查中发现的科莫多巨蜥很可能是被非法贩运到菲律宾的。
通过网络出售的40只绿树巨蜥(Varanus prasinus)中的一些也可能是走私而来,因为在前几年仅有7只被合法进口到菲律宾的记录。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菲律宾乃至全球范围内,,一些野生动物养殖场参与了野生物种的“洗白”。TRAFFIC敦促各国政府对这些设施进行更严格的审查;并指出,2004年的合法化行动以及一项新法律的实施,已经合法化了一些来源不明的野生动物。他们认为,从这一过程中受益的注册野生动物养殖场可能会利用当时合法的动物作为掩护,从而将盗猎或走私而来的野生动物“洗白”成圈养繁殖的个体。
Sy补充说:“那些声称是爬行动物人工养殖场的地方,如果不经过彻底审查,人们将肆无忌惮的继续以合法的圈养繁殖为幌子,将野生动物“洗白”后进行贸易。需要更好的执法行动,以确保那些谎称进行繁殖保护的场所远离野生动物。”
此外,作者还讨论了以宠物贸易为目的的国际巨蜥走私活动,尤其是在美国和欧洲,当地消费群体常把巨蜥当作一种新奇而不常见的宠物。在菲律宾,人们还会在饮酒时把巨蜥当做下酒菜来吃。
Sy说:“地方相关部门必须提高警惕,打击当地盗猎巨蜥的活动,并在港口和机场加强监管力度。”
Notes:
Facebook是“打击网络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全球互联网企业联盟的成员之一,并正在与TRAFFIC等组织通过多方途径解决这一问题。
1. 盗猎,指用猎套等方式从野外非法捕获动物
2. 野生动物被“洗白”,指将野外来源的动物欺骗性地宣布为圈养繁殖来源的过程
3. 圈养繁殖,指在野生动物设施中维持和繁殖合法的野生动物后代的过程
相关图片资料: https://www.dropbox.com/sh/zhb85ek9smehagl/AAAi7SQ4K_j_In8n60CDUChma?dl=0